发布时间:2024-10-31 22:25:11 来源: sp20241031
演唱会带火了夜经济
年轻人不吝为“演出游”买单 消费的“尽头”是情绪价值
跨年演唱会你看了吗?今年元旦假期,央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近十家电视台以及一些网上视频直播平台都举办了跨年音乐晚会,其中部分更以“抢票”形式公开发售门票;而一些知名歌手也在各大城市举办了个人的跨年演唱会。持续数小时的跨年演出吸引了大批的人流,看完演唱会后大家纷纷到场馆周边逛街、吃夜宵,也让一些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回首2023年,线下演唱会迎来春天,井喷式的增长让开演唱会的艺人成为各大网络热搜榜上的“常客”。截至2023年12月27日,全国演出票房(上演)115.36亿元,票房收入中91%来自音乐演出,其中广东省的票房达9.28亿,位列第五。人们“跟着音乐去旅行”更是带旺了“演出游”和演出所在地的夜间经济。
“跟着音乐旅行”成新风尚:
线下演出带动旅游消费翻番
中国旅游研究院赵一静博士一直致力于“节事旅游”的研究,由于工作需要,在刚过去的2023年,她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各地的演唱会、音乐节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变化上。“音乐节不仅仅是票房收入,乐迷的衣食住行需求可以有效撬动‘吃住行游购娱’整个产业链,有效带动城市旅游消费。看一场演唱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音乐之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行风尚。”
比如2023年国庆节期间举办的常州太湖湾音乐节,有着较为突出的特色:流行、嘻哈、摇滚、民谣,连开四天,每天变换一种音乐风格。据常州商务局数据显示,这一次音乐节吸引的观众就超过10万人,其中68.7%的观众来自其他省份,带动周边景点、酒店、交通等收入约2.8亿元。
来自广州的Ann是某歌手的粉丝,她去年专门请假去常州现场观看了太湖湾音乐节。“我们粉丝日常都有联络的微信群,大家相约从全国各地过去现场支持,现场跟着音乐跳舞的感觉超好,我能感到周围的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因为这次音乐节是在景区里举办的,参加完音乐节后,粉丝们还可以在周边游玩,也为方圆几十公里的商家带来经济效益。
赵一静表示,音乐节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像太湖湾音乐节就充分提升了周边的餐饮、购物、夜游等旅游业态活力 。她分析,音节类节事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效益在2023年已经得到了各地市场的充分认可,也加速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咖啡、饮品、精酿等快消品,美食特产、地方特色产业,非遗、手办周边等文化创意产业,酒店民宿露营住宿业等。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中国夜间经济报告》数据显示,美食夜市/文化餐厅、音乐节/音乐会、夜间游船画舫、夜间艺术节增多是游客认为的2023年夜游产品显著特征,其中各类音乐节、音乐会的增多占比36.9%,位列第二。
“演出游”作为新兴出游场景,正有效拉动着区域内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服务消费,很多歌手的演唱会时间恰逢周末,不少外地游客会以看演出的由头顺势到演出举办地游玩。记者从多个平台采访了解到,去年12月23日歌手张韶涵的广州演唱会当天,广州的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同比增长100%,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客群居多,也有不少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来的游客。
大巴免费坐,门店继续唱
有火锅店场外“捞人”促消费
在演唱会、音乐节火爆之下,受关注的还有一些餐饮店的“配套服务”。2023年12月的一个周末,“00后”陈迪和朋友们在某歌手的广州演唱会上尽情享受了一整晚音乐,散场后他们肚子饿了却又不太好打车。“我们很快看到了某火锅店的员工举着广告牌,喇叭里播放着‘大巴免费坐’,只见一排大巴等候在路边,粉丝可以坐大巴去往该火锅店分布在各个区的分店。”陈迪告诉记者,他们上车后,该火锅店员工就为大家分发饮用水,还教大家如何在车上提前点单、使用折扣。“到了火锅店,我看到店员甚至提前做好了功课,在入口处放置了该场演唱会的海报,还有荧光棒、话筒和音箱等设备,给意犹未尽的歌迷们打造Afterparty(余兴小聚会),那天晚上火锅店里仿佛成了一个小型的演唱会,大家一起合唱偶像的歌曲。”
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该火锅店第一次在演唱会场馆门口“捞人”。在此前国内多地的演唱会现场,均有场馆附近的火锅店店员到场外等候粉丝。“今年演唱会比较火爆,散场后很多人一时半会打不到车,所以我们早早做好准备,希望能为歌迷提供一个离开现场、保持欢聚氛围的快捷通道。”该火锅店深圳一家分店的经理透露,像去年歌手张杰在深圳举办演唱会那两天,为其门店带来近3000人的客流量。“演唱会对我们生意的刺激作用明显,尤其是夜间经济,从2023年6月起我们每个月接待桌数就破万,只要有演唱会举办,我们当天的营收都会比平时增长四五成。”
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出门
“音乐+旅游”带旺小众目的地
去年一整年,各路明星歌手的歌迷们忙着奔赴现场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而演唱会、音乐节等也成为驱动年轻人出门旅游的重要载体,各类节事活动成为拉动各地旅游消费的新引擎。赵一静认为,随着线下音乐演出热度的居高不下,更多人开始将其作为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形成了“音乐+旅游”的出行新模式。“这种需求不仅促成了传统音乐品牌与旅游目的地的合作,也推动了各大旅行服务商开始推出音乐旅行产品,更是加速了产业间的融合。”
其中,某线上旅游平台的音乐旅行纪实节目《边走边唱》也很有特色。“旅行”“听音乐”本来就是人们自我治愈的重要方式,如今平台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显著的,尤其是一些不知名的小众旅游目的地,如今也开始受到关注。
推动旅游业态提升 消费的“尽头”是情绪价值
时下,演唱会经济可谓“一枝独秀”,各种演唱会、音乐节、livehouse演出成为年轻人消费场景的“主力”,推动着跨界融合和业态提升。像去年9月7日至10日举办的“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天津站”,门票在开售几分钟后便告罄,有的歌迷甚至连续四晚都买了票进场,而大量没买到票的歌迷则分布在场馆四周不肯离去,各类售卖明星周边、应援物甚至饮料、望远镜、充电宝的商贩也闻讯而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本次演唱会总计入场观众人数18.5万人次,其中本地观众占比38%,外地观众占比62%,累计综合消费带动超过30亿元。
赵一静认为,“音乐+旅游”“节事+旅游”得以由原本可能的概念导入现实的市场,离不开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市场主体的创新供给,更体现了现今对个性化和多样性旅游需求的友好与包容。
在Ann和陈迪看来,歌迷们之所以乐此不疲、“穿越大半个中国”奔赴演出现场,是因为音乐和偶像向他们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信息。在采访中,“情绪价值”被反复提及,这可能也是各地抓住演唱会人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实现商家和消费者“双赢”的关键词。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秋瑜(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