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汉学家丨泰国汉学家谢玉冰:中印“神猴”形象如何在泰国交融?

发布时间:2024-12-28 05:49:50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社 北京10月13日电 题:泰国汉学家谢玉冰:中印“神猴”形象如何在泰国交融?

  作者 凌云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神猴孙悟空出世,拜师学艺,大闹天宫等一系列故事在泰国也被人们广泛熟知。泰国汉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外籍教授谢玉冰(Dr. Charassri Jiraphas)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等作品有着深入研究。近日,谢玉冰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讲述她眼中的《西游记》和中国文化。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新社 记者:中国古典文学在泰国缘何具有吸引力?何种契机让你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

  谢玉冰:中国文学在泰国早期的流传是从宫廷开始的。自泰国曼谷王朝拉玛一世(1782—1809年在位)起,翻译中国文学即是国家(泰国)政策之一。最先被翻译成泰文的中国文学是《三国演义》(译成时间1802年)和《西汉演义》(译成时间1844年以前)。这两本小说被翻译出来之后深受泰国国王和达官贵族的喜爱。此后数年,《封神榜》《隋唐演义》等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也被陆续翻译成泰文。

  以《三国演义》为例,它深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泰译本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对于像我这样以泰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三国演义》泰译本是学习泰语非常好的教材范本。

  我从本科阶段开始学习中文,也曾因为太难有过放弃的想法。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台湾读研,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时,我时常在想:在泰国,人们崇拜齐天大圣(神猴)。一个神话中的人物,为什么受人崇拜?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启了自己的研究之旅,发现泰国有几十个寺庙与此相关。

2023年6月29日,泰国汉学家谢玉冰在北京参加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大会。卞正锋 摄

   中新社 记者:《西游记》的神猴形象到泰国之后,如何“落地生根”?这个过程中,华人移民起到了什么作用?

  谢玉冰:从信仰和《西游记》著作两个维度考虑,移民到泰国的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曾走访过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当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信仰,比如在福建等地就有齐天大圣祭坛遗存,民间也有灵猴崇拜的习俗。同时,广东、福建人很早就有“出海”谋生的历史,他们到泰国生活,也将中国的文化、习俗和信仰等带到泰国。他们在泰国修建寺庙,祈求家庭幸福保佑平安。

  泰国与中国相似,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拥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时接纳和融合了多种信仰,所以与神猴相关的寺庙会在泰国“落地生根”。一些生肖属猴的泰国人也会到寺庙祈佑平安。

  关于《西游记》故事,泰国人习惯以闽南语称“Sai-You”(西游),称呼孙悟空为“Hengjie”(行者之闽南语音译)。在泰国《西游记》流传的特点在于传播方式多样化,接受者范围广,有不同年龄阶段,接受程度有差异(有的理解《西游记》故事的内涵,有的仅浅显认识)。根据收集整理的泰译文本,除了全译本,还发现其他载籍的《西游记》,有改译本、浓缩本、全套绘图本及泰国儿童喜欢阅读的连环画本。

  《西游记》在泰国有多个译本,最早的翻译可以追溯到拉玛五世王时期(1898年)。《西游记》文本在不同的泰译本中体现出不同特色和风格,比如诙谐、幻想的特色在儿童读物中得到了发挥,深刻和智慧的一面在成人读物中得到了延续,特别是佛教价值也在开玛南达节译本《〈西游记〉远途之旅》中得到了升华。该书的编者运用了佛教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来剖析人物和故事的内涵,使《西游记》在泰国的流传不再停留在表层上。

  书面形式之外,还有民间口口相传的方式。《西游记》内容包罗万象,情节跌宕起伏,在思想上又涉及佛教,与泰国文化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当时移民到泰国的华人又怎么可能不带着孙悟空呢?因此可以推测,早在《西游记》泰译本诞生于泰国宫廷之前,《西游记》故事乃至孙悟空故事就已经由华人移民带入泰国民间了。

  根据早期泰国华人的一些记录,中国人以倾听故事作为重要娱乐的方式,移民到泰国的中国人也将讲故事的风俗带到泰国。这种讲中国故事的方式流入泰国宫廷,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正是因为不同译本和口口相传丰富多样的形式,也让神猴形象在泰国呈现得更加立体和丰满。

2017年,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一场“西游记”主题展览活动。展厅内搭建了“花果山”“火焰山”“东海龙宫”等主题展台,吸引泰国小朋友互动体验。赵婧楠 摄

   中新社 记者:你曾以《神猴——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在泰国的传播》作为研究方向,为何会将二者进行比较?

  谢玉冰:在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在泰国也有人祭拜神猴“哈奴曼”,在印度同样有这样的现象。印度神猴是约2500年前产生的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文学形象,名为“哈奴曼”,他的形象不仅深深扎根于印度人心中,还流传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代表性神猴孙悟空,随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而“出生”,他法术高超、神奇莫测、智慧超群,形象受人喜爱。

  我在书中曾经提及,两部著作形成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同文化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诸多“雕琢”,积淀了东方国家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民间文化元素。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介于印度半岛与中国之间,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地处南亚文化圈和东亚文化圈的交汇处,长期以来受到两大东方古国的交叉影响,吸收了较多的中、印两国文学艺术传统。中、印神猴故事亦以民间口头方式流传到泰国,深受泰国民众的喜爱和推崇。

  这种调研和研究过程中,最大的魅力在于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泰国汉学家谢玉冰的著作《神猴——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在泰国的传播》。卞正锋 摄

   中新社 记者:今天《西游记》在泰国传播的情况如何?

  谢玉冰:正如上面提到的,《西游记》是一部迷人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魅力,同时也隐藏着深奥的哲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不少古典文学也随之出现衰落的现象,不过按“落地生根”的说法,《西游记》的根在泰国扎得较踏实,而且树枝展开得较宽阔,目前我们还可以在泰国社会民情中接触《西游记》,如庙宇、影视、玩具、电动玩具等。

  还有好消息,2022年我回泰国时,发现有泰译《西游记》(节选)新版本出现,该版本由一所大学里年轻的研究生翻译。这是一个好现象,这意味着对《西游记》的喜爱,在年轻人那里得到传承。

   中新社 记者:你曾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如今,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从研究古典文学到观察当今中国社会,你更想向泰国人介绍怎样的中国?

  谢玉冰:我即将出版的泰文新书《我看中国的成长》中将中国的文化生活与教育等内容介绍到泰国,选择的角度,我认为都是比较有意思的。比如“神州大地的各种面食、各类饼”“中国人吃糕点的习俗以及历史悠久的糕点店‘稻香村’”“泰国学生爱吃的中国菜”“中国社交媒体中的常用语”“时代变迁中的语言变化”“九年义务教育:浅谈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涯”“无人不晓的‘学院路’和‘北语’以及外国学生的汇聚地‘五道口’”等。

  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在陕西有一种面食叫“biang biang面”,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字的时候觉得为什么这么复杂,后来上网搜索它的含义,发现其背后的寓意和历史文化都非常有意思。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面食”,当地人都认为家乡的面食味道最好,这背后其实蕴含了人们对家乡浓厚的眷恋之情。

陕西面食biangbiang面。张海岩 摄

  未来,我希望通过研究,把这些有意思的发现介绍到泰国,让他们了解今天的中国,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完)

  受访者简介:

泰国汉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外籍教授谢玉冰。卞正锋 摄

   谢玉冰(Charassri Jiraphas),泰国汉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泰语研究室教授。曾在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获得中国文学硕士学位,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她曾出版《行者--齐天大圣:从文学形象走向神坛的猴子》《神猴: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在泰国的传播》等专著,以及中国文化在泰国系列和汉泰语言教育系列丛书等,在中泰语言文学比较、跨文化交流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