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8:46:57 来源: sp20241124
累计造林四点八亿亩、治理退化草原十二点八亿亩
“三北”工程: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截至目前,‘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向记者透露。
今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我国的宣传主题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6.8%;沙化土地面积16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7.6%。“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实现‘双缩减’。”唐芳林指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国魔方”草方格显著提升固沙效果,是“三北”工程建设中工程固沙的首选技术;沙坡头“五带一体”防沙治沙体系,确保包兰铁路60多年畅通无阻,是治沙领域唯一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综合运用科技手段防沙治沙,我国摸索出了以河北塞罕坝,内蒙古库布其、磴口,新疆柯柯牙等为代表的防沙治沙典型。
防沙治沙就像滚石上山,丝毫不能放松懈怠。“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三北’工程长期存在的树种单一、防护林退化、生态用水匮乏等老问题尚未解决,还遇到了沙尘源内外防控等新课题。”卢琦表示。
去年6月6日,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号召。
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了全国科研力量,在三大标志性战役主战区设立并建设15个科技高地,作为科技支撑的先行先试示范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三北工程研究院组成科技特派队,下沉一线承包地块,集中全域科技力量,以科技攻坚推动和支撑“三北”工程攻坚战。
“在‘三北’工程攻坚战中,还应利用科技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全面推行造林、植灌、种草、治沙年度任务落地上图;加强耐旱抗沙林草品种选育,研发草方格扎设、灌木平茬等智能化机械装备,推广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渗灌等节水抗旱技术。”卢琦指出。(科技日报)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