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与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4-11-14 16:22:18 来源: sp20241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的特质,兼收并蓄的胸怀,使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多元一体的文明生成中铸就了文化自信的根脉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生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明积淀,蕴藏着中华文化世代传承的文明基因。从产生于上万年前的史前栽培农业,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农业发展,再到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文明的出现,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范围内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以宗教祭祀和军事指挥为特点的“王权”,标志着这些地域率先进入了区域文明社会。一直到约3800年前,华夏区域内的许多地方分别建立起自己的“王国”,中国步入古国文明的时代。中原区、燕辽区、江浙区、海岱区、巴蜀区等众多地理单元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文化样态。大量考古事实证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纷繁多元、相对独立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在互动传播中逐渐形成了相互交流、和合共生的基本特点,使中国史前呈现为一种重瓣花朵的“多元一体”的文明特质,这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深层原因,也是文化自信的根脉。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中,中华大地悠久、独特的文化土壤孕育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体现为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多元一体的文化品格。今天,我们解读中华文明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早期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搏中寻找文化底蕴,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作为独特的民族品格加以传承和发扬,深刻领会这一突出的包容性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对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从交流融合到团结统一,直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所产生的独特作用,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根脉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在不断塑造、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和精神品格,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标识,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厚植文化自信的定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源泉。从世界观层面看,儒释道的互鉴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厚德载物的价值观,从而为中华民族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谋发展提供了富有中华智慧的理念和视角。从方法论层面看,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为原则,形成了“礼之用,和为贵”“包容贵和”的伦理传统,以及处处体现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崇德尚礼、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谦卑为怀、宽宏大度的精神追求。所有这些,都对中华儿女主体意识的形成、家国情怀的养成、民族意识的铸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凝聚成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打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丰富多彩。从“胡服骑射”到“孝文汉化”,从“夷夏有别”到“华夏一家”,从“五方之民共天下”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中华民族在包容性中从“自在”走向“自觉”。可见,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发展壮大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创新的精神渊源,夯实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明所展现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厚德载物的文化品质、海纳百川的文化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文化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特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基础,是新时代打开文化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地位,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所在。为此,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现新时代文化事业兴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繁荣,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底气。

  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激发文化自信的活力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情怀与其他文明对话、交流、融通,在开放包容中彰显勃勃生机,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历久弥新。在中华文明史上,灿若星辰的文化巨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在中外交流史上,无论是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先河,还是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播撒了和平和友谊的种子;无论是盛唐时期“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还是宋元时期贸易大港泉州创造了不同文化元素和谐共生的文化奇观;无论是鉴真东渡传播中华文化,还是利玛窦来华搭建起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历史上的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概念,融合外来文明,实现交流互鉴,使开放包容成为中华文明亘古通今的鲜明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中华民族亘古通今的文明立场,赋予了中国文化返本开新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一是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面对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上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共同发展、普遍安全、文明进步的人类文明指向,这不仅是中华文明“天下为公”“亲仁善邻”等传统价值理念的当代体现,更是当代中国促进合作、致力共赢的行动指南。二是尊重和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等重大论断,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世界其他文明不断碰撞、交流、融合,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丰富发展的历史。三是在交流互鉴中弘扬中华文明。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下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内容、拓展新空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使中华文明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开放性赋予了中国文化返本开新的动力。(光明日报)

  (作者:王紫潇,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编辑:于晓】